溫室大棚鋼材的分類
目前一般正規溫室大棚公司會常用以下材料為主:
形狀:方管、圓管、橢圓管、幾字型鋼
材質:國內的鋼管大都是內為鋼,外熱鍍鋅
鍍鋅鋼管:分為熱鍍鋅標管(國標管)、鍍鋅卷帶管(帶管)
熱鍍鋅標管:國標黑管+熱浸鍍鋅
鍍(鋁)鋅帶管:鍍(鋁)鋅板卷焊成型(鍍鋅帶管及鍍鋁鋅帶管)統為卷帶管
材料外形的區別用途
方管:一般用于智能溫室的立柱上,這種一般規格是70*50,50*100或其他更大的方管,小一些的方管如50*50則用于溫室的橫拉桿上。
圓管:用于搭建溫室的框架,為次承力結構,受力后將力傳導給主受力結構,是溫室的骨架,常見的型號一般為φ25、φ32。
橢圓管:橢圓管是近幾年推出的新產品,相比于圓管,抗壓力特別好,但因現有橢圓管都為鍍鋅帶制成,防腐性能次余圓管,僅個別地區選擇。
幾字型鋼:多用于智能溫室的頂部,構成幾字鋼骨架,優點是成本低廉,但相比于方管穩定性差一些。多用于受力要求不高的地區。
鋼管的材質與使用壽命
國內的鋼管大都是內為鋼,外熱鍍鋅的這種材質,熱鍍鋅是為了防腐增加使用壽命,具體的使用壽命要看四個方面
鋼材的材質:從工藝上分為熱鍍鋅國標管、鍍鋅卷帶管、黑管加工后熱鍍鋅成型件
溫室建成后,鋼管受力是否在設計范圍內:如突現不可預見的暴雪,臺風等自然災害,肯定會使鋼管受力超過設計值而減少使用壽命。
使用者對于鋼管的養護:是否在鋼管上添加超過鋼管負荷的其他物件,鋼管所在環境是否長期潮濕等
鋼管鍍鋅量的多少,鍍鋅多的防腐效果好,使用壽命長。一般來說,質量一般的鋼管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使用壽命至少是10年,大品牌的高質量鋼管一般為15~20年,養護的好的而且鍍鋅量比較大的甚至可以達到30年的使用壽命。
影響鋼管質量的因素
鍍鋅量的多少,鋼管極其容易受空氣氧化生銹,所以必須采用防腐措施,目前最常用的防腐措施是在鋼管表面鍍鋅,鍍鋅量的多少決定了抗腐蝕能力,鍍鋅越多,工藝越好其鋼管的質量越好。但是相應的鍍鋅越多,成本越高。
鋼管的壁厚,鋼管是受力構件,其本身一定是有受力要求的,鋼管的管壁越厚,其受力性能越好,質量自然也越好,但是相對的管壁越厚,成本越高。
鍍鋅鋼管的工藝說明
掛鍍:也為吊鍍,質量好,上鋅量高,防腐能力強,其工藝流程大致為鋼管經過酸洗,把上面的雜質洗掉以后,整個鋼管浸到鋅池里,經過幾次十幾秒的提升循環,取出來以后冷卻。掛鋅工藝的鋼管上鋅量達到400~600克,掛鍍鋼管使用年限在30年,現在國家大項目上鋼材,高鐵,基礎設施都使用了大量掛鍍鋼管,溫室中大件使用的鍍鋅工藝,例如桁架。
吹鍍:也需要經過酸洗,浸鋅池,但是提升上來以后會經過一個設備,在鋅還沒有完全附著在鋼管上面的時候,把多余的鋅處理掉,但是這種上鋅量稍微低一點,現在標準為200克左右,相比掛鋅工藝將近差一倍的上鋅量,這種工藝的鋼管成本低,使用年限可達到15~20年,性價比高,作為常用鍍鋅工藝。
鍍鋅/鋁帶:提前鍍好鋼原料,再制成管,鍍鋅量低,防腐能力差,每平方米50克鍍鋅量,2~3年就會生銹,溫室中不建議采用。
冷鍍:自從國家對環保要求高以后,冷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,現在基本上沒有用冷鍍了,是一種被淘汰的工藝。
涂塑:這種工藝是一種在熱鍍鋅結束后,在鍍鋅管外再涂塑繼續增加抗腐蝕性的工藝,但是平均每噸鋼材的成本會增加2000元左右,在溫室工程中由于造價過高還沒有使用。
肉眼如何識別鋼管質量
主要識別表面的防腐
掛鍍:因鍍鋅層厚,顏色比吹鍍、帶管稍微暗一點;
鍍鋅帶:上鋅量低,新生產出來表面高亮,隔一段時間會透一點黑。